影響我最深的十本書

上星期五六去台中一趟,也算是開學前的最後一趟玩樂。回程的路上,老妮可突然問我想一想 影響最深的十本書 ,這問題讓我在火車上困惑相當久。想說怎麼會突然問這問題,原來是有人模仿冰桶在點名玩這一套遊戲。嘛,肯定不會有人點我的。

至少目前過了快 48 小時,一點耳聞也沒有。

我討厭看書,說是影響最深的十本書

  1. 英漢辭典
  2. 英漢辭典
  3. 英漢辭典
  4. 英漢辭典
  5. 英漢辭典
  6. 英漢辭典
  7. 英漢辭典
  8. 英漢辭典
  9. 英漢辭典
  10. 英漢辭典

英漢辭典 真的很重要,所以要說十次!演算法、教科書、資訊相關書目 … 等,看過封面而沒讀盡,打開閱閱,沒讀完都是常態。這些書沒有讀完但仍然影響了我,教會了我放棄,於是就這麼颯爽地讀到一半了!既然偷偷跟我說叫我放棄,我就放下書來!能影響我的書到底在哪裡呢?

現在,剛得知畢業門檻只能考英文檢定,影響最深的絕對只有英漢辭典,可惜這個 小夥伴 一定會被在任何場所禁止、無用。真是給了人希望、也給了幻滅。

還記得動畫 《戰鬥司書》 ?如果人死的存在將成為一本書 … 那肯定是很有趣的世界,而我又能成為什麼樣的一本書呢。

影響我最深的到底是什麼書?以人構成的書嗎?看得動畫都比書多,該如何是好。

附錄

【點名-影響我最深的十本書】

1.《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ISBN 0-262-03293-7,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Ronald L. Rivest, and Clifford Stein,2nd ed,2001。
2.《Computational Complexity》,ISBN 0-201-53082-1,Papadimitriou, Christos,1st ed,Addison Wesley,1994。
3.《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大國的興衰》、《大國崛起》),ISBN 0-394-54674-1,Paul Kennedy,1987。
4.《The complete Lojban language》,ISBN 0-9660283-0-9,John Woldemar Cowan。
5.《ヘタリア Axis Powers》(《義呆利 Axis Powers》),日丸屋秀和。
6.《百年流離》鴨子,2012。
7.《灼眼のシャナ》(《灼眼的夏娜》),高橋彌七郎。
8.《古詩十九首》
9.《詩經》
10.《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ISBN 978-7-302-07800-5,刘汝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TIGER×DRAGON!》,竹宮ゆゆこ。
12.《中國文學史演義》,錢念孫,四版,2006。
13.《暗黑童話》,ISBN:978-9-866-95482-5,乙一,2007。

許胖大神
Read More +

專注于足下,才能走得更遠

足下

仔細想想,已經要準備迎來大四生活,也差不多是要決策是否要讀研究所的時候,而我除了 UVa 外,網頁 Web 語言也稍微懂了基礎、Linux 指令也摸了幾下、hacker 技巧也在旁圍觀了不少,算是大三這一年一大進步,過往幾年都沒有這麼快速進展過。

之前張媽媽教授說的 「學得廣不如學得深」 學廣很難,但是又稱不上獨樹一幟的可用之才,取代性難易將決定薪水 (不過分紅好像也是另外一個重點)。這一年到處摸摸也大概自己擅長什麼項目,我想目前認為可以讀讀書上的內容理解,但總是沒有記在心裡,說到印象深刻的大多都是偏向數學類型,其他記不牢的,既然書本可查,為何要記。

其實如果說學得深,寫了這麼久的 ACM-ICPC 題目,是那種拿不上檯面的新手版 C/C++,而且既然有出題必然存有代碼解答,發現擅長的不是當下想到相同的解法,而是把大家給予的解法找到一個更精簡更快速的寫法 (code) 和做法 (think) 。因為我可以沒有壓力地慢慢寫,直到了現在 UVa 2400+ ,沒有準備比賽的壓力,已知無法成為相同能力之人,那就成為平凡人最強。


這個暑假看了什麼

根據距離上一次截圖的情況看來,說說中間的空白時期

日劇

《花子與安妮》

翻拍一部小說而來,描述一個翻譯家花子的故事,至於安妮的部分遲遲沒有解釋是誰,更有網友戲稱為 《花子與貴安》 ,因為花子 (從演員 吉高由里子 飾演少女到婦女時期的時候),不斷地講了一句有一句的貴安 (有問候和祝福之意,用於語末助詞),看到 “安” 一字的出現,難免會認為是問好之意,不斷地講問候人家是否安好,還真是莫名其妙。

這個翻譯家花子,出身農稼家,但是比其他兄弟姊妹愛讀書 (雖然還看不懂文字),因此受到花子父親送到東京修女學院採用 受助生 (意思差不多是公費生) 讀到成年,就讀的時候萬萬沒想到整間學校還有規定一定要講英文的日子 (傳教士不意外),沒錯,為什麼我只是想來這裡讀書,為什麼還要受到 英文災難 ,又不是千金大小姐從小接觸英文,一上課就學這麼難的,還是學字母吧!英文寫作的時候,還偷偷修女的情書交作業呢。

因為我對英文一竅不通,為什麼要遭遇這種 ... 我只是想要飽讀自己最喜歡的書才來這裡的啊!

其實看了前面還挺有感覺的,看到英文不好的人也可以這樣翻身,但是最後就只剩下英文,可謂 窮得只剩下英文 ,不禁流涕。在 bilibili 站上撥放的 《花子與安妮》每一集都會出現 舔脖君 ,看著片頭吉高穿著和服露出修長的脖子,想必這位仁兄也按耐不住,繼續看下去也算是打發打發時間,畢竟沒有 《海女》 演得這麼活潑歡樂。

你已經成功讓我受盡恥辱了

《最高離婚》

這一部在描述兩對夫妻離婚、沒有結婚的夫妻卻要離婚,說到劇情最有趣的就是 瑛太 飾演的處女座男生,各種歡樂呢!

** 「小哥,兩個人吃的是飯,一個人吃的是飼料!」 **大家一起來吃飼料吧!每天為了吃飼料而出門,為了飼料而賺錢。

劇情起伏看似不大,笑點藏得相當豐富,建議想要細細品味的人才去看, 官方吐槽 也相當不錯呢 wwwwww,推薦給學長們看,果然生活情調和品味有所差別,導致看這部日劇的感想也是天差地遠。瑛太後來跑去當宅宅迷鄰家女生的偶像真的是太有同感了。

歌詞「備受欺凌 死宅在家 遊戲中心 是我歸宿 廢材如我 心懷大志 即便受辱 早成習慣 敬請自便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 电電波組.inc 今天依舊 慌亂掙扎 周而復始 輪迴進化 以吾個性 奪取天下 生存之地 蕩然無存 只為夢想 現在點燃 電波激情 …」

「比起聰明有知識的人,能讓別人振作起來的人 才更有價值」

「總是問別人精神好不好的人,真的很招人煩,也有人平常就無精打采的,人家明明無精打采也活得很好,你就別用所有人都要神采奕奕的標準去過問別人的生活。」

「這裡就是我的容身之所啊!」

《同窗生》

被網友戲稱 中年偶像劇 (相對少年偶像劇,倒不是大陸《鄉村愛情》那種狗血劇情),比起隔壁棚《晝顏》相當純情多了!中年戀愛劇場似乎在日本需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日劇也開始因為演員而提高平均年齡了?

說來看這一部,一部分是因為其中兩個的演員來自於日劇《First Class》(澤尻龍英華的復出之作),蠢萌情侶組,感覺萌萌哒!原來國中同學到了 40 歲的時候,還可以這麼逗趣自在地聊天,甚至談戀愛?!多麼青澀的青春綻放啊,都有各自的孩子,仍然不以此為障礙,完成國中未完成的旅程。

嗚嗚,國中就有好感的對象到底哪裡找,國中同學會在數十年後還能召集得到不少人來聚聚,仔細想想還真不科學。也許在我這一代已經是不太可能,各自忙各自的,高中同學會去過幾次,一群台清交活得如此耀眼,前途似錦的人生就等著他們。同學會總是如此地意外連連,可以看到其他人不同的突破和演進。

「像阿遼,一直成績很好的人也會有某種人性的缺陷的。」

「你不覺得摩天輪和人生很相似嗎?一點一點地移動著,往上爬著,然而迎來頂峰,攀上最高點,之後就一路向下」

一路上成績不錯、事業有成、家境不錯的遼介,即使結了婚,卻沒想到原本妻子滿腦子只為了孩子希望丈夫能夠安穩地賺錢讓孩子上更好的學習環境,一昧地被認為只是一個賺錢機器的遼介而言,無非是一個歸不得的地方,沒有自己想要活著的家庭,於是跟蠢萌的主編 (First Class 的主編) 談情說愛,因為彼此都有工作,又有不少共同好友,交往起來沒有壓力,使得彼此之間吸引力非凡。未來將要怎麼活著,真的是一大決策。而俺們的男主角卻是從大公司辭職,因為自己原本的妻子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跟同事出軌而離婚,繼承父業的洗衣店小老闆。

** 「正因為開的是洗衣店,讓各種東西付諸流水才是我所擅長的!」 **

然後遇到曾經一起 私奔 的女主角,聽到就有點犯了 FFF 團的怒火怎麼可以曾經有這一段經驗,俺曾經在網路上交網路女友 (性別不談) 的經驗也是不錯,但是沒有實體還是有段落差啊!故事還在連載中,敝人覺得還可以,平淡風味小品誠心推薦。

動畫

《歡迎加入 NHK》

這一部可是宅出頭的故事,門不出戶的宅宅如何走出門工作,中間經歷過了什麼心路歷程,某方面來說還真是遇到各種貴人 (不離不棄的基友、曾經嚮往的 學姊 以及最重要的小岬指導員),「人啊,只要餓了就會想出去工作,如果不愁基本需求的話,就會以最低需求的方式活下去。」

「足不出戶轉眼已有三年,馬上就要邁向第四年了!」

「要是靠祈禱就能治好家裡蹲的話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現在的你是很醜陋、沒出息、又骯髒。」

「我也很想過很普普通通的人生就好了啊。」

我想,很多人也許不明白 「為何而宅,而你不宅?」 ,不只有身理上的宅,心理層面也可以宅,如果知道未來沒有目標,那為什麼要奮鬥?如果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活著又是為了什麼?沒有皮膚的那一層面紗,更沒有如聖人般的個性,那到底又是要怎麼與世間接軌。女主小岬想要藉由指導男主走出 NEET 來得到對自己的救贖, 「這麼做,感覺至少還有人需要我」 小岬的這一套心聲不斷地在心裡溢滿,不擅長的事情太多,總覺得沒人需要我,就算有人需要我,但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會帶給別人失望和困擾。

「沒想到 ... 會在這種地方迎接我人生的結局啊」

「可是 ... 能夠跟她(學姊)一起的話,也就無所謂了。」

「因為就算真的有神明存在,祂也一定是壞人。」

** 學姊 **「我們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祝你幸福, 學姊」

「我是個超級御宅族啦」

「去死吧,噁心的御宅混蛋,像你們這種爛人都從世上消失吧!」

故事結尾不是相當耀眼的一頁,雖不是耀眼的光輝,起碼也是有一片曙光在, 「昏暗不明的光芒比起什麼都沒有都好。」 擷取自《The Knick 尼克病院》,何等樂觀的說法!上一句的對話是 「世間上沒有變得更好的解藥」來自於莎士比亞。看這一部動畫,甚至還覺得比不上男主,沒遇過那樣的 學姊 ,更別說小岬這般救世主的存在,其實學姊是個外貌不錯,性格卻相當低沉的人,正因為外貌的讒言不在少數,祝學姊幸福,找到一個不錯的伴侶 (;´Д`)

經歷了自殺派對、網路沉迷、GAL GAME 製作、外出指導、受到老鼠會的詐欺 … 等,故事不少社會寫實,小岬果然是半翼天使,也好想跟天使簽訂契約啊。裡面不離不棄的基友跟著學長 (男主) 一起奮鬥一段時間,也教會了男主如何不被網路性別給欺騙,這麼感人的反串腳色,真的不推不行。

《妄想代理人》

這一部是今敏作品,主要好看的是第八集,其他的主題比較偏向意識流,這部動畫本身也是一部妄想,當妄想成為謠言,每個人就會將自己的不愉快找一個妄想的代理人來宣洩,這也是最主要的含意,代理人本身不存在,但是人們把妄想投到同一個不存在的實體,久而久之,大家都誤信了這個代理人的存在。

裡面最有趣的還是片頭、片尾曲,詭異的風格稱不上難聽,搭配動畫顯得相當有深意,也許偷偷被暗示了什麼呢。今敏導演已經過世了,受到癌症的折磨,不得不把其中一部作品中斷製作,今敏的遺書寫得相當有內容,有趣的人可以去查閱一下,這讓我想到 《歡迎加入 NHK》 裡頭也一段名人遺書的對談,寫了《人間失格》的太宰治到底寫了什麼樣的遺書呢?

「要和大家一起死」

「世道不濟,連死神都忙得顧不上我們了」

「那麼 ... 終於要 ...」

啊啊啊啊

喂喂,下次要怎麼死呢?

電影

《莫札特》

一部自傳類型的電影,描述音樂神童的莫札特一生以及看似基友卻心懷忌妒的朋友,莫札特雖然過得相當不懂禮數、相當荒誕的生活,但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能夠創作出出格的作品,最後因為長時間沒有曬到太陽又加上過勞而死,在寫完最後一部委託歌曲而睡眠中死去。

不得不說這一部片長有點久,真羨慕他的一生可以被後人拍篇成電影,他所做的各種曲目沒有任何的草稿備份,總是一次完成所有音調,為了過著他荒誕糜爛的生活,他只好不斷地創作歌曲來換取那微薄收入,但是很不幸地能知曉他能力價值的人很少,怕得罪上頭的人而不敢接受新穎的曲風和內容,當下能不必言諱的只有莫札特,知音者少啊!只有那心懷忌妒的朋友想要收他的創作為己用能理解他的好。不得不說, 「最討厭你的人,有時反而是最理解你的人。」

就好像是生理上的慾望,卻又不給我施展的才華

給我能力,請求你

笑我,把我的平庸展現給大家看

你也差不多啊?你只會在吃東西時才離開房間

我有我的才能,而你有的是財富


這個暑假做了什麼

老妮可說的 AI 對話部分,真是覺得相當困難去完成呢。

UVa 2200-2400

兩個月衝個將近 200 題大致上沒有問題,倚靠前人們留下的足跡,我還能更強。當然原本是想要做點別的事情,畢竟有時候每天寫個 5 ~ 10 題,整天就這樣沒了,上司老妮可提議要不要繼續寫到 2400,雖然已經被喊到 3000 題,不過仔細想像除了精盡人亡外,根本突破不了數學和題目理解的障礙,時間上似乎也辦不到,總之還是到了最初曾提議的 2400。來到了 World List Rank 10 (個人認為當作是宅排行也不錯,畢竟題目不難,慢慢解還是相當容易的,恆心是難的)。

Web Design

這也是老妮可的提案,因此也做來玩玩,不少也都是套用加修改,從基礎打起不太可能。談到設計,我的演化速度還真是慢,總是創造出非常人使用的格式和操作。

六角形的圖片廊道,一開始給定的是提案是做出一個圖片展示櫃,可是想到要放在這個 hexo 部落格,要做到類似的相簿功能其實是很麻煩的,還有必須要關聯 generator 的產生方式,才能製作出相對的 static website,那只好將項目弄成單獨一頁,而這一頁要怎麼製作其實很難捉摸。失敗的設計總是這樣子開始的。

由於圖片量太大的話,變成一開始載入速度會太慢,因此找來了 lazyload.js,但是跟展示窗口銜接上仍有一些問題,無法適時地反映操作,所以需要 call back 操作,否則圖片會載入失敗。再者是原本六角 CSS 問題,找來網路上提供的 CSS,發現更換大型圖片的時候,會造成圖片顯示不正常,因此在這一塊費時了相當長的時間來符合預期的操作。

此項目已經放在我的 Github 上面,同時你也可以在這個 blog 上方的 Picture 中看到 demo,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人願意 Star 標記,真的是相當令人動容啊,從來沒想過有人對於這樣的蠢製作感興趣。

鄰近要大學推研究所的時刻,自己做過什麼作品來說,對於推甄時相當重要,一直都沒有好好整理過自己做過什麼,有多少能拿出檯面的項目,現在發現除了 ACM 解題和曾經幫別人寫的作業以外,沒有幾項可以吸引到人的。一樣做一個 hexo tag plugin,將作品展示櫃用一個 generator.js 的方式,將展示櫃內容呈現出來,傳入的方式為 json。同樣地,你可以在這個部落格上方的 Works 看到相關作品介紹。

中斷的虛擬機課程

這個課程的理論並不難懂,假設環境在 Ubuntu 上的 KVM,進行不中斷的 migration 操作,多個電腦共用同一個硬碟操作,將其中一台機器的記憶體內容 copy 到另外一台機器上,然後將服務傳給另一台工作,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不長時間中斷服務。

而我們採用的 project 就是要測試這個不中斷的服務,因此需要一個 web application,寫了一個 nodejs 寫的 upload server,如果要用之前寫的 travis reporter 提供的 web socket 來完成 chat room 也是可以的,不過最麻煩的還是在於虛擬機的架設,要用橋接器 bridge 來連入實體機上的虛擬機,由於有網路層面的操作,分配 ip 的個數造成相當大的困擾,通常伴隨著子網域的操作會比較方便,這樣不中斷服務才能更為明顯,更新 router、DNS 的時間才會縮短,才不會造成 TCP 嘗試時間過長而中斷。

但是這樣的環境相當難架設,少說幾乎要 3 個 ip 和 2 台機器,沒有實驗室的我而言,生出這樣環境是相當困難的,在此之前已經將 web application 到位完成,隨後跟著同組的學長一層一層突破網卡和 VM 設定問題,但是之後一位學長研究所換學校,而另一個跟著教授指導跑去忙產學合作,於是我選擇放棄接下來的製作。


雜事小記

七月

這一個月還在上虛擬機課程,每隔一到兩天上一次課,剩餘時間都在寫 UVa、blog 設定、 妮可 project、右下角 ukagaka 的設計,娛樂就是看動畫、日劇、晚上出門跑步。過著相當單調的生活。暑宿在學校,在只有一個人申請的房間內度過,沒有任何學長或者是同學在附近,學長們大部分都畢業搬走,剩我一個人呢。

真羨慕幾位學長可以免役不當兵,於是學長就去科技公司上班,有幾次還來問一下公司代碼的製作和撰寫,其實我會的只有演算邏輯和基礎 STL Library 使用,能幫上忙的項目相當少,也許充當工程師的黃色小鴨 (找一個定物進行描述問題本身,然後說到一半自然會有解答) 吧。

八月

已經五個多月沒有回家,這時候我姊叫我去東華大學工讀個五天,工讀的內容就是教師研習活動的相關事宜,只是沒想到大部分教師都是我的高中老師啊!國文、數學、化學、生物老師們都來了,這是何等殘酷考驗,這個不成才的傢伙有什麼臉面對老師, 「我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不斷地在心中默念。

跟著原本東華大學的大哥大姊們一起工作,沒想到東華大學居然有所謂的五年大學碩,也許是因為科系問題,大四就可以預讀研究所課程,再讀一年就可以碩班畢業,神秘的設計,對於工作還是很笨拙,腦子太久沒做生活操作,即使是泡茶端點心都會有問題呢。

在家生活兩個星期,下學期打算住外面了,宿舍不好抽也怕室友。兩個星期後回到中央,發現暑宿宿舍居然有人來住?偷住?房間凌亂的曾度難以想像,這實在是太可怕了。目前住在學校外面,一個人也要過得萌~萌~哒!

別校同學問道今年要不要參加 NCPC ,這讓我遲疑了一會,要找小夥伴呢,真怕露出本性和傷害別人之間的感情呢。受到比賽的創傷後,為什麼還要不斷地虐待自己啊。有小夥伴 (如 inker 神) 願意包容我的話,我當然義不容辭加入,來找我吧 (つд⊂)

為什麼


感謝

  • 調教兼指導-老妮可

附錄

『no medicine in the world can do thee good』
『even a dim light is better than no light at all』

It's where I live.

就算興奮也得忍住

不行,會興奮的

Read More +

混了大學三年生活

文章提示:戳擊圖示展開 fancybox,隨後可用方向鍵更換圖片。

《斬赤紅之瞳》- 抖 S 女王

「我不明白!作為弱者的心情。」

《最弱副會長球磨川》第 88 箱

『即使不帥氣、即使不強大、即使不正確、即使不美麗、即使不可愛、即使不乾淨,我也想贏過那些帥氣、強大、正確、美麗、可愛、乾淨的傢伙』
-又沒贏呢。

大學三年就這麼過去,資工系在大四之後就沒有必修課,而系選修學分也相當足夠,當然如果跟其他學校比起來,專業領域的學分限制沒有這麼多,也就是說可以採用其他的一般課程通過畢業門檻。

撇開這不談,畢業門檻見鬼去吧!

女王雖然不錯,但是球球精神仍在心中。『我啊,一直是弱者的同伴。』沒有辦法贏,但是也不能輸。但是,最近也開始疲累了,拖動著愚蠢的自己-一台簡單化的學習機器,毫無思考與突變的物種,在那段日子下,不斷地被迫前進,在茫茫的道路下行走,走過得足跡也逐漸淡去。山因為累積起的土堆而高起,然而人卻不斷地失憶,這樣要如何驗證自己的進步呢。

每個人都是迷惘的,但不斷在此周旋也不是辦法。

三年下來,說明白就是太混,成績好不好似乎也不是太重要。可謂窮得只剩下過去。

現在的我正過著每天獨自一個人的生活,偶爾才會見見真人的朋友,而對方認為是不是朋友也無法得知,有人會說這樣疑神疑鬼,會這樣也是理所當然的。

最近仍舊寫寫 UVa 混混日子,也達到 2200+ 的題目數量,隨後也在 Github 在弄中文翻譯 link,慢慢整理吧,有興趣者也可以參與翻譯部分。

對 repo fork 出來後,發送 pull request 即可,雖然明白也不會有多少人去注目。「逃避英文是不好的」這句話已經聽膩了,什麼正向面對,人類會悲觀對事是經過數年的演化得來,悲觀才能對事情進行縝密的思考 (採取自《羅輯思維》),我才沒有向你們這麼樂觀去看待學習自己一直弄不來的項目。

有段時間沒有上 QQ,居然還有人向我投來關心的留言,都不知道上次對話是哪個時候了,自己也曾會向數年不見的人傳封簡訊,但隨著年齡增加就會開始膽怯去做這件事情。浪漫天真呢。

《漫畫家與助手們》

花點時間打了這一篇,畢竟相對於之前打文章的頻率,這一半年來說的確下降了許多,準確來講是沒有作什麼偉大的事情,或者是有所成長的體悟,反倒是黑歷史不斷地增加。害怕第一字都不想要紀錄。

這個暑假有幾件事情得做

  • 先把不小心答應的暑期課程給結束掉-跟碩班上課什麼的,雖然已經升大四不是藉口,但那是吾等沒辦法突破的障礙,課程作為補品實在是太補了,總覺得會學不來。
  • 活下去的目標-談到要好朋友到底要怎麼共事,對於別人,吾等實在太過於沉重。
  • 推甄研究所的話,必須準備自傳等相關項目。反之,就準備吊高高。
  • 做點成就項目-看到目前做了什麼項目,還真是慘不忍睹
  • 其他-天真浪漫的事情就不奢求,自由隨興的糟糕習慣,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連墮落也是。

最近在 facebook 常流行大學內的相關情緒討論粉絲頁,說說咱們的 “靠北中央” (諸多如 “魯蛇/表特/靠北/告白/道歉 …” + “台大/清華/交大/成大/中央 …”),熱門的話題就是「到底要不要繳交系學會費 $\$ 5000$ 」這筆款項說少不少,說多也大不至於,四年下來差不多就繳交這麼一次,相當於學費的五分之一。

尤其在該版面上,資工系的靠北文異常地多,雖然皆採用匿名制 (撇開自曝其名的人不談),針對咱們資工的文章還真是不少,更增添給系上不少的黑歷史,相關文章集中在編號 #1500 之前。

每次看到戰文真是又氣又笑,當然收錢那方的擁護者不少,但是有時候不是年年政策都一樣,之前的擁護者可能不知道現在到底是怎麼黑箱作業。

在轉學之前,在中興的確有繳交一樣是 $\$ 5000 $ 的款項,但是在許多活動沒有參與下,系學會的確有將款項退給我,而系服雖然設計不好,但仍然是有拿到,中興那邊人少好辦事,因此也不至於偷偷地將款項給吃了。

轉學之後,沒有繳交系費的款項,當然也盡可能地不參與系上活動,畢竟那是要花錢的,而系上活動免費的餐飲 buffet 到底能不能去吃,讓我也相當困惑。使用者付費,仔細想想沒有白吃的午餐,這項舉動還是少做為之。除了系費之外,系隊費用、轉聯會費用 … 等,通常費用會有關服裝或者是活動參與,在很多的活動下得知會有社團衣服,雖然繳交那筆錢之後,沒有去拿衣服是我的不對,但沒有像中興那種有人會來發送衣服的情況,就算遇到負責人在不同場合也不會談到這件事情,因此服裝就這麼消散,小錢是沒有什麼,但是觀感就不怎麼好,我這種宅宅不是那麼主動會想要去搭訕混熟。

平常沒有什麼機會談話,藉由發送這些活動相關項目,也可以藉此打好關係和認識吧!也許是我的幻象,這何等的幼稚思維。之後就一項活動都沒有去參與,異類就在此,總不能假裝與你們相同,這對你們來說是不尊重的。

尤其是在資工系諸如此類的人還不少,因此在很多人正常的宅宅學弟們就會明白,這筆款項是交給陽光般參與活動的人花費,而他們只是繳錢的金主 (除非是 M,否則誰願意繳交)。吾等活在黑暗中展現自己的思維與磨練自身,參與活動的記憶模式,早已被不斷地學習給淡化了,不是不願意參與活動,而是不懂得如何參與。

這場戰爭還在繼續,肯定是不會停止的。

不過裡面最令人又哭又笑的是其中一段,學弟反攻學長的制度,中間一段用了程序上的設計來比喻他們的做事行為,但是學長 (跟我同屆) 則以「學弟好好讀書行嗎 ? 這個不是這樣比喻的 …」類似的口吻回覆,結果被別系同學糾正學長對學弟指導的程序概念。在旁人眼中,到底誰才是學資工專業呢?因此也有人表示「資工系怎麼如此地殘缺」,看到貼人當下還真不知道要保持什麼心態,護衛自己系的好頓時不是主要意識,跟室友談到這一段時「就說說只是資工系少部分人就好啦!」但是心想,也許是大部分人都會錯,在渾渾噩噩的學習情境下,能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的人的確很少,連我也不例外。

Read More +

那一點足跡

我說,那邊的人全都是處男嗎?

《极黑的布伦希尔特》 和美

以日記型式的文章已經快四個月沒寫過,這是第一在 Github Hexo 上。

圖文無關,無須多問。

開始

這學期遇到一個很重要的事件-專題,同時也是升研究所的最後一戰,聽說不少人會少修一點課讓學期成績變高,但是這些無關緊要,至少於我的價值觀中沒有什麼交集。在思考的是,應該要讓有能力的人讀研究所,而我這種叛逆小孩只會陡增教授麻煩。

不成熟者的特徵是願意為了理想而犧牲,而成熟者的特徵是願意為了理想而苟活。

Wilhelm Stekel

為什麼說叛逆呢?因為專題不是所偏愛的項目,做專案雖然有趣,那是因為學習是有趣的,創造對我來說還遠呢。當然,在退出專題小組時,在此之前是發生了一些問題,冗長的設計會議、不斷切換的目標、充滿希望的箴言...等。

最後私下被教授約談,教授對我說「你既然有經驗,為什麼不提個意見?」「這不好說,因為這樣對他們不好,因為教授您曾說『有能力的人會帶著別人走,但是他們不見得會走對的路』那這樣豈不成了罪人」當然這是一個懦弱的答覆,但是在經驗不慎滿意的情況下,說自己有能力是太過頭。

另一方面來說,對於設計一個功能協助的網站 hw-reporter-website ,設計功能、需求,這些完全沒有想法,做事情不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而是在於有沒有接觸過。

後來決定獨自做點事情,就這樣跟教授這麼闡明了,於是

我自由了

往後的幾個星期,不是在忙其他的課程報告、就是在碩班課作業中忙碌,如:計算型智慧課程中的演算法雖然不難,但實作相當有意思。又如:計算理論的手寫作業,雖然跟正規語言類似在 DFA, CFG, PDA, TM 裡面的理論能力打轉,作業一次就是手寫五到十面,這也是相當刺激的。

當然,這學期仍相當感謝 mozilla 讓我在生不如死的情況下學用 Github,他們帶我們大學專題生沒有薪水,但卻願意花時間培養,稍微回頭思考所學的項目,是多麼愚蠢至極。

說出來就沒有價值,也不過如此簡單。想到比做到還難,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退出後,每周開會並沒有特別想要去。也許就如另一個退出的同學所言「不想看到這麼多憧憬。」的確,根據軟體開發中其一的敏捷開發,相互學習、團隊合作、逐步推進。對於我這種邊緣人來說,又或者對思考偏頗的我們來說都太耀眼。即使明白是惰性造成的反饋,但仍無法因理想而學習。請直接對我們這種人下命令吧。

那份疲勞是快感-日劇《黑社長》

「你是 M 嗎?好吧,你是。」
「等等 Inker,別這麼快下定論。」

雖然進度很慢,但仍在慢慢在做網頁開發,以致 mozilla 前期給予我的培養。順道把一些糟糕作品都上傳到 Github,有空可以去看看,還真是糟到不行。對於網頁不這麼熱衷是有原因的,其一,如果不了解運行原理,一直用測試來得到想要結果不是辦法,那似乎必須先從瀏覽器開始學起,哎呀,這條路可是不歸路,人生有限、能力有限,何必自虐。其二,做了一陣子,發現問題是煩,而不是難,追求達人之路,網頁的廣泛技巧領域對於我這個正反器架構的人來說,塞不下!

其實倒不如說被放棄,說不定專題被當掉,再找其他教授搞一次專題?還是乾脆大學延畢呢?負面想像不斷湧出,下學期的黑歷史就這麼展開了!

黑歷史有三,其一,上台報告有三。其二,被這世界所記錄。其三,存在。

頓悟

反正我就是半途而廢的男人
又笨 又有小肚子 還臉大腿短五頭身
居然為了我 ... 請不要對我這麼好

常會把自己投影到故事中的主人翁,殊不知自己最常扮演的卻是不起眼的配角。

能改變自己的那本書 會在哪裡呢?
有興趣的人可到這裡去看一下 日本的大型書店:漫步書林(中日雙語字幕) ,如果無法改變別人,在這裡找到改變自己的想法。看到穿梭於書店的人們在尋找的事物,在看看外面暢遊的人們所追尋的道理,這個問題又再次蒙了陰影。

我們的人生不會相同,理解追尋的目標不同,而我就是那孤單的角落,沒有什麼轉接口。

「與其拿鏟子去挖看不見的金子的人,賣鏟子的人的確賺了錢。」

我們才不會輸給賣鏟子嘿嘿傻笑的人呢

這世界就是如此地殘酷,看到學長們在意未來薪水有多少時,不經會思考「為什麼會認為自己有能力拿那些錢」這個問題也許毫無意義,單純跟個人價值有關。再看看 RD 部門(研究開發 research development) 「比起薪水,我們更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能上市」,有錢有名譽是人生雙收,但是苦過來、開創過來的都是一群傻子。

這學期歷經了硬碟壞掉、CPU 風扇壞掉、主機板淋水掛掉 … 等,那時人生還真是停頓相當長的時間,還真會有種衣食父母不見得感覺。

女朋友啊,別這麼離開我,妳我共同交織的記憶,在上千上萬行的行號中跳躍,我明白的事情全都交付於妳,求妳千萬別離開我。每當我逼不得已暫時離開妳,就如靈魂缺少了軀殼般地焦慮,四處找尋著唯一的妳。

我的人生中只有痛苦

你這個沒出息的廢材男

是接近期末的時候,要決定要如何運行下學期,還有一些 final project 在等著,雖然已知學期成績會很難看,不過就是如此,悲劇才是人生精彩的地方。

但是 final project 還是要交出去。只要記得繳交,千萬別露出 …

怎麼了 錯過了嗎

最後

慶祝一下 UVa 2100 題,雖然不怎麼想寫,但是逃避現實的力量促使。

被殺的是我 ... 真是太好了

越來越寫不出精彩,人生。

Read More +

言盡

最近沒有什麼心得感想、或者是新的突破,所以也一直沒有寫心得。

這幾個月打個程式代碼也因為女朋友掛了,跟著女朋友的回憶一起消失了。雖然常接觸電腦,對於雲端的即時備份卻沒使用。所以下場還真是慘不忍睹,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女朋友掛彩好幾天,頓時真覺得世界籠罩了一片烏雲,好死不死是處於連救都不能救的處境,現在打的程式也只是昂貴的垃圾!對於資料遺失這種事情還是看開了,動畫也沒載下來看、音樂也沒長時間聽 …

過著單調的無趣生活,不留著具有里程碑的紀錄,在硬碟死後,頓時明白了一些事情。

現在是大學三年級的下學期,在前五個學期中,平均學期成績仍不斷上升,同時擔憂也不斷地上升,成績真的不太重要,反而太認真針對考試學習而後悔,心情五味雜全無法說清,就是處於渾沌時期中。

這學期的選課還真是個挺奇特的,敏捷方法、計算理論、計算型智慧、編譯器、作業系統。看到那精美的通識課程,還是避而遠之。外面的世界還真是五花八門有點討厭,而資訊領域的數學有過於難懂,慧根嚴重不足以立馬理解。

也許是遊戲打多的緣故,還是理解了更多,不怎麼想要表達什麼,越想表達越覺得空虛。

最近學校專題那邊有 Mozilla 的工作人員想要帶帶看我們,不過對於團隊開發的經驗來說,我是以一個完全初學者的經驗來參加,跟其他人相比,還真是沒有什麼能力玩這個。現在有種江才郎盡 … 也許根本連才都說不上。

看到 Mozilla 的工作環境,從 open-source 的那段故事開始,還真有一點感慨,這種可以互相學習解決的事情,卻非得躲躲藏藏「你不是比較強,而是你資源比較多。」不過不管哪方面,我都稱不上就是了,偷雞摸狗地活著。

學習 github 的路程還真是艱辛,現在才剛開始,實戰都還沒上線,光是搞一個自己想要的需求都能搞上好幾個小時,自己都想吐槽自己「是不是已經到底了?」接二連三地,還有專案工作項目要學習,這學期若能這麼平平淡淡過去就好,再專研幾個有趣的小問題,繼續把思路精進。

哦,對了,關於下學期的比賽,彰師大的中程盃、元智的資訊週、靜宜大學的程式競賽、 … 等,事實上還在考慮參加,不過想到比賽還是會害怕,一旦少了網路,還真是一無是處。

最近遭遇的慘事非常多,但也只不過是一個不懂外面世界的人所描述,可謂井底之蛙,這些事情不說也罷。

Read More +

又一年

想必不用多說,這一篇文章的內容也是可想而知。

首先,已經很少寫 ACM 的題目,也不是不想寫,猜想是處於厭倦期吧。如果再這麼寫下去,又到底能做些什麼?而最近都在寫一些 JAVA 的程式設計,寫的東西並不多,但是寫法的設計很重要。

從這學期學到的物件導向設計與當初在中興學的不同,當初在中興學物件導向時,大體只是交基礎的 JAVA 三個物件導向的概念,概念是很重要沒錯,但是寫是另一回事。即使有再好的設計,實作的人不好好做也是很慘的,專題老師曾說過,請建築設計師設計的房子,而建造房子的工人可能自以為是去改造原先的設計。

大致上都能猜得出來,雖然不認為我的程式設計能力有多強,但是根據不斷地寫很多題目跟錯誤經驗後,多多少少還有兩把刷子吧?最近有點深刻體會到,可能連兩把刷子都沒有!也許程式會動沒有錯,能交出作業也是可以,但是好不好理解又是另一個問題,說實在很少去增加功能。

與物件導向相衝的 - 演算法

不是很討厭演算法,但也稱不上喜歡,著迷的是那一點點的突破口,只要那一點突破口,整個算法可以快很多的體悟,真的是很難厭煩的。最近因為老尼克在寫北京大學的線上課程,有幾道題目還挺有意思的。如多維空間的鄰近 M 對點,說實在寫了很多假解去挑戰題目,但總是拿了很多 WA 回來。稍微看了一下 K-d tree,不清不楚地抓了一個重要的關鍵「循環地對 i-th 維度做切割、並且建造二分樹」通常介紹文都很長,很難抓住要點的。尤其是對於我這種語文能力障礙的人而言,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困難。

K-d tree 大概是 2013 年末的最佳收穫吧,其次是物件導向的學習。

說到這裡還沒有仔細說明為何與物件導向相衝,演算法的確很美,美在於每一個地方與搭配的資料結構能產生多大的效益,說不定所有演算法都存在線性時間呢?只是沒辦法在這個現實中運行。寫演算法大多都是一個問題一個作法,這個作法專門為了這個問題而解,通常只需要轉換輸入格式即可,因此很多時間都不必去修改它,最後遺忘了它,忘了它原先怎麼做的。

物件導向,算是模型的設計觀念,DP 問題也算是一個模型去套用?仔細想想也是,不過 DP 問題範圍有點小。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僅是單純的資料處理,同時也要應付使用者的操作,因此多了一層 UI 的介面設計,講到這裡,默默地想到幾個反人類的設計,這果真只有寫程式的人才會做出的蠢事-只有寫程式的人才明白的操作。

寫了很久的 ACM,卻不知道物件導向的美,不過說實在還是演算法厲害,因為夠精簡夠單純。物件導向分了好幾層,每一層做的事情非常專注,系統設計的確要寫得漂亮,好讓另一個人進行修改和維護。設計時,每一個事情要夠單純,單純時又要設想未來擴充的接口,設計沒有正確答案,只有比較好。

別再說寫程式的事情了,我一點也不怎麼想要繼續下去。

// 「四分樹還比較可愛」當我說出這句話時
// 下一瞬間已經被當作「對數據結構示愛的人」「四分樹好萌?」

這學期最令人害怕的是團隊合作,先別說團隊,說說小組討論就好,眼前所看到的討論,不知道該說什麼形容詞來描述,真怕當提意見的會害了其他人的思維,也不是說信心不夠,錯得很有信心?-也許應該這麼說。

總是覺得別人相當奇葩,深不知自己也是奇葩。

又看了許許多多的奇葩,思考模式還真的是莫名其妙,妙得不知道怎麼形容,難道是沒有經過文化教育下的產物嗎?根據機率隨機分布後的結果?這沒有什麼不好的,總是要這樣才有一些天才和偉人,如果全都是文化教育下的產品,想必會有很多平庸之人吧,全部想法思維都差不多話,這世界還有什麼搞頭。

要多想,努力地思考,即便自己是那平庸之人。

我明白自己有多蠢-在一般人的生活中的舉動,我也明白自己有多笨-無法跨越的語文領域。如果一個人不會溝通,除了天才外,很快就會止步於現況。沒錯,很巴不得自己的人生趕快了結,管它是吊高高還是什麼的都好,並不在乎用什麼方法結束。

明明比我有天賦和時間,為什麼你不去做。有英文能力,為什麼不分我一點。

新的一年,就先這樣子吧。反正都是一個人過,一個人做。除了被挖走的努力外,很少有人會因為其他事情而親近的,如果只是單純的人情關係,為了維護而做的話,不在此類。

Read More +

無題

「曾交往了三年的女生發來這麼一條短訊 “我依舊還是喜歡著你” 」

「我們即使發了一千次的短訊 … 但心與心之間,估計只能靠近一厘米」

「過往數年間我只是想著先往前走,想要觸摸遙不可及的事物,
但連那具體的目標是什麼,以及幾乎可以稱做是威脅一樣的回憶從哪裡湧出都不知道。」

「只是不停工作著,意識到了才發現那漸漸失去彈性的心,很是痛苦。」

「於是某個早晨,我察覺到曾經如此真切的情感就這樣乾乾淨淨地消失殆盡。」

「感覺到自己已經不行了的時候,我辭了工作,昨天我做了一個夢,一個很久以前的夢。
在夢裡,我們還只有13歲,一片被白雪覆蓋的廣闊的田園上。」

「僅僅能從遠方,些許地看到燈光,剛剛積起的雪地,只有我們走過時留下的足跡,
就是這樣 … “什麼時候能再一次一起賞櫻花” 我和他,毫不猶豫地 … 這麼想著 … 」

-《秒速五厘米》

曾經也抱怨過「為什麼她有那樣的環境,而我沒有。」

那段日子的抱怨並不長久,因為爭奪這些並沒有任何助益。

不知從何時開始,想要些什麼一直都沒有慾望,最後想要些什麼都不曉得。也許,按照人類本能是要找尋一個新的目標,從自身能力拓展獲得成就感去運行人生,或者從別人身上獲得為他人而活的思念。《秒速五厘米》就是這麼一齣喪失思念之作。不斷地往前走下去,最後停下來思考「不行,該停止了」故事沒有後續,就這麼落下戲幕,稍微想像一下自己是否也是如此。

沒有什麼廣大的交友圈,曾經的摯友也不是了,走在外頭有如孤單形影一人,能搭上話的無非只是看上這份寫程式的能力而提話的,看著手機電話記錄,一連可能就是數個月沒有人來電,硬要說有的話,老媽打電話來連絡確認生存與否的定時查閱,想必只是對一個投資產物進行檢閱。社群網站上呢?現在網路比電話發達,總會有更加活絡的記錄吧?那算是活絡嗎?仔細思考,回答總是向機器一般,給一個問題輸入,請求一個近似的最佳解答,互相餵知識性的資訊,想必也是資訊界的常態了,但比例對我來說已經是超越那 100% 的感受。

沒有說有多認真,只是因為習慣被這麼問就這麼學。

有時真的不想走出門,「那邊好多人類啊!」拋頭露臉什麼的,還巴不得拿個面具出門,穿著沒有任何現代品位,說是邋遢也不為過。真的很不想批著如此醜陋的面貌和心態走到外頭去,不相信哪個人心裡不會偷偷些說什麼話,讓我窩回去吧!

結束人生吧,反正也沒有新目標。

活著享受美食?沒有安裝味覺軟件,無法運行。而我這種人又值得吃這所謂的美食嗎?品不出所以然,在那些一般人眼中豈不是更低下粗俗人也。

活著體驗人生?到底還有什麼無法理解的,恨不得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把我們這群多餘的人類大量減少。這世界人類太多了,總該少一點,而那一點必然有我。

打下這篇文的人,通常已經喪失一般合群的功能。

看這篇文的人,更加不會想要理解這種人,只是單純地希望能跟你一樣快活,甚至當做實驗品的引導他,還是拿拿偉人傳記中的名言來開導他。

一字一字打下去,不斷地遐想到底有多少可能性被擴充下去,說到自我矛盾為止,暢談到人類本能為止,最後認定自己的一切都是錯的,把自尊撤下重建新的模式。如果每個人都那麼容易被說服的話,那還算是具有睿智的生物嗎?

「小孩子是人類嗎?還是生物?」

探索生命就是生命的意義,這種鬼道理也許會被扔出來。如果命題本身為錯,再怎麼對就是錯的。

到底要不要在下一秒活著?

Read More +

分水嶺

我也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比任何人都拚命工作
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等我回頭一看,背後沒有任何一個身影
那幫懶惰的人在山腳嘮叨著「誰叫那傢伙是天才」
開什麼玩笑,我最討厭悠哉悠哉地長大的慢性子
比我有時間、有精力、感情豐富的人
為什麼比我懶惰,那就給我啊
要把這些東西都浪費掉的話,就通通給我
我還有很多很多想創造的東西,給我啊!

  • Legal High 2 Ep 7

(Page.821)精通编程的人是那些了解自己头脑有多大局限性的人,都很谦虚
(Page.837)致力于降低复杂度是软件开发的核心。
个人性格:拖延不喜欢的任务, 迅速做完不喜欢的任务,以摆脱之

為什麼這簡報不用英文?
因為我已經放棄英文。

以上節錄幾次的狀態

「100 分還不夠,你一定要做到 200 分嗎 ?」-學長如此描述我這一個人

這學期有幾個程式作業,看不懂需求規格作業除外,看起來挺多可以擴充增加的地方,有想法就突然想要實作,想看看到底要怎麼寫會比較好,但需求不同寫法就會改變,跟 ACM 的玩法不同,那邊怎麼寫會比較好,則是在說明這程式怎麼寫會比較快,基本上很難考慮變形 (我明白一定會有人反對)。

這學期物件導向的成份占很重,大部分語言都跟 JAVA 扯上關係,導致開始遺忘了 C++ 那套 ACM 版本,不斷地在修改設計架構,也不是說 JAVA 不好,但總覺得設計這種程式效率真的十分低落,程式介面都設計好了,只需要考量如何套用呼叫,算了算,有時候螢幕刷屏率還真是高啊,每次變化就得刷一次,真的有軟體是這樣運行的嗎?

OO 設計基本上為了維護,導致效能下降是很正常的,也就是會跑比較慢。當然我覺得寫 UI 不同於 ACM 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一種就是事件觸發處理,以及面板呈現的繪製,JAVA 基本上都已經寫好 CLASS 了,而 QT 介面稍微看了一下,這套 C++ Library 也許不錯,但是文件十分不友善,總是查不到函數的明確描述。不過以事件觸發的設計來看,QT 比 JAVA 方便了多,訊號槽的設計相當好。

這學期過的跟大四一樣,有一部分原因是當前都跟大四的一起住,課很多也都是修大四碩班的課。但要讀的書總是沒辦法有效率的讀完,考試成績的高低也不是很在乎了,我想懂這些內容是核心,看得懂考卷問什麼是其次,拿了書卷就是未來推台清交研究所的利器?你那麼想去台清交,我書卷讓給你吧,如果你只是照著潮流去研究所,我肯定想宰了你們。

之所以有這樣的體悟,上了碩班的高等演算法,聽課聽得很辛苦,因為其中有幾堂課要同學上台報告 “設計演算法” 並沒有說設計不好,既然是多人小組作業,照理來講應該要夠理解才上台,「文本是對的,講的卻是錯的」這種情況還能接受,一對一錯都還可以,兩邊都錯的情況簡直是浪費時間。「當然,聰明人才會犯蠢事」但是蠢事的頻率有點高,碩班到底是什麼樣的程度?我到底要不要讀?而我能讀嗎?

「一間寢室兩樣情,一所學系也是兩樣情」

就以寢友來說,劃分成總是忙著趕 Deadline 與 普普通通等畢業,有女朋友每天唱唱五音不全的歌曲,讀書也大部分都是英文能力檢測、打工買遊戲玩遊戲,時而時地參加些社團活動,而我與學長總是苦逼地趕程式作業、網頁,而他也有外包的網頁專題。每天都要盤算自己能做到哪裡,這一天能做多少事情,掉了線會使得非常恐懼,這一天寫什麼樣的程式,晚上就做什麼樣的夢,今天讀什麼樣的書,晚上就做什麼樣架構的夢。

讀資工就一定要寫程式寫到瘋?每天學習看技術文?可以回答的是「No」,有人活得可樂的呢,這種事情 Deadline 前再看看寫寫就好,剩餘時間可以參加好多其他活動。這種聰明才智的人,真的不應該浪費,而我這麼笨卻要每天一點一點學習,不然在 Deadline 前就只能懵懵懂懂地交了作業,糊里糊塗地得到了成績,這樣哪能安心。

看著 Facebook 上總是參加活動的動態,而當下我又在做什麼呢?

打打文章的同時,進度表又往後推延了,真的很不想一直打 code、看書。

朋友什麼的?同學什麼的?關係好的?那到底是什麼感受。

「為什麼你們總是這樣想?不出來看看。」
「那為什麼你們總是這樣問?不進來思考。」

Read More +

這裡好黑暗

根據前面幾篇文章的尿性,這篇大概也會卡在 - 編輯中,的確最近沒什麼話好說明的,一來是沒有心情感慨,二來只是懶惰,「什麼話都不要說,就沒人知道你有多笨」-在那時我這麼深信著。

大三上即將過了一半,大三專題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卻覺得自己百般無能,對於要求架構的基礎什麼也不會,的確過了一大段時間沒有跟正常需求搭上邊了。

這一個小 CASE 到今年底,要做出一個有 Web service 的視覺化 ? 網頁或者是程式。聽到網頁馬上敬畏三分,很多徵才工程師,大多都是要網頁工程師,所需技能五花八門,樣樣都要精通的人才,然而仍是低廉勞工,這種隨時代需要更新的器材,要價應該會很昂貴的,然而在鬼島上仍有無薪工程師的工作,下次新的創舉恐怕是工程師自費上班的窘境。

我對網頁一竅不通,也沒寫過甚至看過幾次,會用也許還可以,但是架構完全不懂。不懂怎麼可以用呢?像是 C 語言很容易想到 ASM 的流程圖,以及在記憶體內部的操作,OO 則比較複雜,建構子會跟樹一樣一層疊一層,而多型、繼承 … 等問題,雖然有初步架構的思路,有些函數呼叫需要用 vptr 去指之類的,不過整體來說還是不懂,因為已經太多前人幫我們寫好基底 Class,大膽地說「那裏已經沒我們的事了!」

來說說討厭網頁的原因,一個網頁中有需多不同種的語言對同一個目標操作,先誰誰後倒是挺競爭的。網頁版本的更新也很快地汰換一些舊有的 function。因為網頁牽扯到傳輸數據問題,因此大多都沒有排版,多餘的空白浪費太多的傳輸成本,對於一個習慣排版的人,看原始碼肯定會大罵,這傢伙怎麼 debug!也許那是動態網頁 … 總之,網頁跟設計者的美術程度有強大關聯-我沒有藝術天分。

現在仍住在宿舍,保持著一學期只回家一次的紀錄,也不是說省錢不回家,回家又能做什麼呢?同學找我出門玩嗎?但我的感知能力非常冷漠,很難炒起氣氛,總是想默默地退到一旁,從這麼開始想的瞬間,那性質上就是無法被更動的,很難說這個狀態會不會一輩子,肯定的是會持續非常久。

寢室其他人都是大四學長,每個都要準備推研究所,說起為什麼要推研究所,一個個都沒有答案,「讀了就對了」奴性過重的原因吧,環境造就一個人,不要不相信,看了他們做的簡易推甄資料,感覺質上沒有很好,不過量是夠的 ? 推甄資料上要寫些什麼引人注目的 ? 看了看,如果有人說他參與了很多社團活動、實習經驗,然而他要推甄資工研究所,我心想這個人真的有花時間了解程序嗎?當然天才是有的,但是並不多。

會用,會玩,就真的夠了解嗎?我是氣宗派,只玩一個 ACM 就想貫通所有門派的瘋子。

讀了學校教的,我也似乎沒有什麼專長,無非就是讓別人搜關鍵字找到這個廢文部落格,真的想要寫程式嗎?看著推研究所的學長們如此思考到,只覺得可以消磨時間,結果 … 「太閒了,等級不經意地上升了。」

一直以來就是這麼一回事,我英文連基礎都沒有,讀資工根本浪費時間,等哪天電腦架構用中國文化重建,我才有走出黑暗的那一天,像寫出 PCMan 的人是讀醫學系,只因為不想整天看著電腦對話,不知何時開始,只能與這個框框面對面,而當有人回覆時,覺得回覆跟程式沒什麼兩樣,在這只是資料洪流的一小束分流,三不五時還會乾枯。

最近,好幾門課都要寫程式,而且都要分組。

友人這麼說道「我想你的問題不是作業,而是分組。」

一句話點醒了一切,作業問題大,但是分組問題更大,異類的排斥力會使得報告無法進行,單刷副本的情況處處可見,結果單刷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強,逐漸地,這個遊戲人氣逐漸下滑,最後高手也都退出了。

這學期還修了門高等演算法,作業問題挺多的,真的不好做。

我多少明白自己非常墮落,但又要被裝得很強一樣。

Read More +

理由

最近沒截圖,先拿老尼克給的圖墊墊。

說是最近,也是好一陣子沒寫這個日記了,其一原因是這漫長暑假、單一要素生活,也無須紀錄什麼。

寫 ACM 題目是我最常做的事情中最有意義的事情,雖然說是有意義的事情中,也是唯一一件事情。暑假漫長到看到寥寥無幾的對話欄位,以及空蕩蕩的行程,我也跑去墮落玩遊戲了。

我沒有像其他人到處旅遊,也沒有學習多種技能,更別說為了升學而努力。說是玩遊戲,倒不如說想去看看人,但沒想到連遊戲都交不到可聊天的對象,實在是出乎意料地成功。不知道何時開始,第一次出現長久的停滯感,以前都還可以跟一堆網路好友玩玩遊戲,現在卻一個也無法交上。

「也許有人說我是個怪人」

不要說也許,肯定是的!雖然口頭上講「覺得遊戲無聊」也是因為鮮少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沒獲得成就感的遊戲根本不是娛樂,而是折磨。雖然也曾經被 M 了一陣子,實在難以描述那種感覺。

高中同學一年一次的同學會,畢竟我們三年沒換班,常聚在一起很正常的,但是今年暑假的同學會,大部分人上了大三後,分道揚鑣的感覺更加強烈,有目標有理想的人越來越多。跟老師聊聊近況時,除了討論被當了幾科成就外,再者就是討論有沒有交女朋友的敏感話題 (男校的同班同學肯定在意的),接下來的話題大致上就是酸甜苦辣的辛酸史。

不喜歡參加活動的特性,相當於不喜歡參加比賽。這說來話長,不是什麼孤高自傲的心態,而是反應慢半拍,難以即刻應付交流,為了避免尷尬場面,當然不喜歡參加,是很想很想參加又如何,對於一個基本條件都沒有的人,為什麼去追求?總是在對談中,突然聽不懂一條規則、一條字詞而掉了線,常犯這個的情況下,誰不會覺得痛苦。不喜歡發言的習慣-你明白的。

聽懂別人說什麼 (可以在腦海中浮現字幕),策略有 2 種,第一種是頑強的辨音能力,第二種則是採用窮舉分支路線。第一種不知道為什麼早已遺失的技術,就連中文對談的影片,我也需要中文字幕,即使是演講影片也是如此。

當一個食物在水平水準下,開始敗壞的那一瞬間時,下滑的速率會是成千上萬倍。

我想說明的是,當趨勢出來時,畫分的速度是指數曲線。即便如此,還是什麼都沒說明到。

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參加今年度的程式比賽,因為遺失「為何參加」,其中有件事情讓我非常受挫,那道攀爬不上的高牆不說,而是軟體程式競賽比較吸引人,做出實用的程式比較有用。但我也不想去搞那種比賽,不是沒興趣,只是此時出發挑戰時,卻已發出「記憶體不足」的警告。一直看不懂英文題目也是主因,總不能一直賴著隊友,全知全能全善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標嗎?全人教育的體制下,儼然地成了廢棄物。或許扭曲了原本的用意,也或許是自暴自棄,找不到強大的理由讓我支撐動起來-放棄了。

而且去年比賽時,也說了明年不參加比賽,如果此時反悔的話,算是說謊了吧。已經爛到不可再爛的地步,更不想為了這個事情說謊。

仔細思考一下,專題沒收到教授發的信件,開學之後詢問也沒下文,沒跟同組同學交上朋友,不知道是不是被拋棄了,現在的我處於孤立的地位,無可動搖的是-越來越糟的曲線。

開學後,新的學弟學姐大概也談論不上話題,反正我是一”個”怪人,看到上面一排文字後,誰肯多聊幾句。

現在再談論到今年的修課問題,要湊齊 16 學分才能避免被退學的規則,雖然是很公平的分發,正因為「公平」也選不到什麼課,一開始除了 3 學分的必修外,我的課表空空蕩蕩!壞事接踵而來,好事避而遠之。

老話一句「能者過勞,不能者徒勞。」

別以為我拿書卷就很聰明,也不想想每一科都要把後面習題寫盡的那種可怕,也許可以不寫。但也沒新的目標,或許是要有個強烈的企圖心,但在沒語文能力下的人來說,好比四肢缺了一隻,那種徬徨!想必是會看到這篇人文章中,只有非常稀少的人能夠明白。

跟著學新技術潮流而走的話,真的要天資聰穎,高科技產業雖然一直推成出新,也不想想他們每次都要創造新功能的產品來吸引人,如果中間有一段時間沒進步的話,整個產業就會沒落消失,成長曲線早晚都繪有個極限。

看不到希望,只能說這種話。

Read More +